四年前,债券通落地是我国债市开放的重要里程碑,“北向通”率先上线后,外资流入我国债市的规模快速增长,四年间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规模从约8500亿元大幅增至3.8万亿元人民币,年均增速超过40%,发展前景广阔。
与此同时,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变化以及我国金融双向开放不断扩大,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的热情日益提升。如今,债市互联互通程度再进一步——9月24日,各方翘首以盼的债券“南向通”正式上线,与现有QDII(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)、RQDII(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)等投资渠道互为补充,为境内投资者“出海”增添了新的途径。
根据规定,现阶段“南向通”内地投资者暂定为央行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(不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)。QDII和RQDII也可以通过“南向通”开展境外债券投资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随着“南向通”揭开面纱,各类机构蓄势待发,多家受访机构表示经过积极筹备后相关业务已准备就绪。不仅如此,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已上架发售“南向通”主题理财产品,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对跨境理财的配置需求。
年度总额度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跨境投资要注意什么?
所谓“南向通”,是指境内投资者经由内地与香港相关基础服务机构在债券交易、托管、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,投资香港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。
记者了解到,过去境内机构“走出去”投资境外债市的主要渠道为QDII、RQDII、QDLP(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)等,受到额度和审批管理,再加上交易成本等因素,投资者参与程度较低。“南向通”启动以后,其并没有突破现行政策框架,而是通过两地债券市场交易、托管、结算等基础服务机构的合作,简化投资流程,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对外投资渠道。
从运行框架来看,“南向通”与“北向通”一样,也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名义持有人制度安排。内地债券登记结算机构、托管清算银行通过在香港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的方式,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债券托管结算服务。
根据央行公告,现阶段“南向通”内地投资者暂定为央行认可的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,QDII和RQDII也可以通过“南向通”开展境外债券投资。在额度管理方面,“南向通”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上限不超过年度总额度和每日额度。目前,“南向通”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,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。
华泰证券研报指出,“南向通”之所以有额度限制,主要是为了控制跨境资金流动风险。但整体看,5000亿额度限制不是特别严格,作为对比,2019年和2020年境外机构对国内债券增持规模分别约为4500亿和1万亿,“南向通”起步初期即达到5000亿,基本可以满足境内机构需求。
值得关注的是,境内投资者通过“南向通”这一渠道对外投资,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